甲鱼的疾病与防治

   2018-12-06 22:53 3845
核心提示:甲鱼的疾病与防治甲鱼的疾病种类较多,大体可分为传染性疾病、侵袭性疾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甲鱼病。传染性疾病①红脖子病:又称大
甲鱼的疾病与防治
甲鱼的疾病种类较多,大体可分为传染性疾病、侵袭性疾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甲鱼病。
 
传染性疾病
 
①红脖子病:又称大脖子病、腺炎、腮腺炎,其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杆菌。其主要病状是:病甲鱼腹部出现红色斑点,咽喉和颈部肿胀,红肿的脖子不能缩回甲壳内,肌肉水肿,行动迟缓,时而浮于水面岸边,时而匍伏于池底,不怕人;病情严重时,口、鼻出血,肠道糜烂,肠道内充满凝固的血液,全身红肿,眼睛浑浊,发白失明,该病一年四季均可传染。传染时,一旦发病,如不及时治疗就会蔓延。幼、成甲鱼都能感染,危害性很大,发病后往往使甲鱼全部死亡。
 
本病的防治方法是:放养前用漂白粉lOOppm或每亩用生石灰50-70公斤清池灭菌,日常保持水质清洁。发现病甲鱼,立即隔离并更换新水。治疗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、氯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,按每公斤甲鱼重第1天用药0.2克,第2—6天开始减半,持续2—3个疗程较好,也可注射抗生素如:卡那霉素等,每公斤甲鱼重用15—20万单位,每天1次连续3—6天,注射部位在甲鱼的后肢基部与底板之间,注射针头与腹部成10—15度夹角,深度为1.5厘米。
 
②腐皮病:病原体是产气单胞菌,还有假单胞菌及螺旋杆菌等。由于甲鱼相互欧斗咬伤后,细菌感染引起的。
 
病甲鱼初期四肢、颈部、尾部、裙边等处皮肤靡烂,组织坏死,变白或变黄,进一步发展四肢皮肤烂掉,爪脱落,骨胳外露,颈部也露出肌肉和骨胳。该病虽不引起甲鱼大批死亡,但对甲鱼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。
 
本病的预防措施是经常保持池水清洁,分级分池养殖,防止甲鱼相互撕咬,定期缉行药物消毒,用2—3ppm漂白粉,2周1次,反复3—4次。病甲鱼的治疗可用10ppm磺胺药物或链霉素溶液浸洗病甲鱼30—小时,还可用30ppm呋喃酮洗病甲鱼20℃左右30—40分钟。
 
③水霉病:由水霉菌属的一种霉菌寄生于皮肤上引起。其主要症状是:病甲鱼甲、四肢颈部、裙边、尾部等处的皮肤上出现白色斑点或白云状病状,表皮坏死变白并逐渐脱落。该病对稚甲鱼危害极大,成甲鱼患此病一般情况下死亡较少。
 
本病在池水或清瘦的养殖池中发病率高,相反则发病率下降。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,经常保持池水肥而爽,可减少该病的发生。
 
治疗方法是用lOppm漂白粉溶液浸泡病甲鱼1—2小时,3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甲鱼30分钟反复数次或用0.04%的食盐加0.04%的小苏打分剂分池泼洒防治。
2.侵袭性疾病侵袭性疾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各种疾病。体表寄生虫,可用8ppm硫酸铜浸洗或20ppm的高锰酸钾浸洗病甲鱼,每次30分钟,每天1次,或者每隔1周可用lppm澡白粉溶液洗涤24小时或2%—3%食盐水3~5分钟来治疗。
 
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:
 
①饲料代谢不良症:由于饲料变质导致变性脂肪酸在体内大量积累,造成代谢机能失调.而产生病变。病甲鱼身体隆起变高,目变得重厚,腹甲暗褐色,有浓重的灰绿色斑纹,四肢及颈部肿胀,皮下水肿,体态异样,病甲鱼脂肪变色,呈黄土色或黄褐色有恶臭味。防治方法是投喂新鲜优质饲料,词料中经常添加维生素E。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,不易产生此病。
 
②水质不良引起的甲鱼病:病因是由于池水不流通,水质恶化,水中氨氮含量长期在lOOppm以上时,容易发生此病。病甲鱼四肢、腹部明显充血,红肿,靡烂,露出腥甲骨板,裙边溃烂成锯齿状或产生许多疙瘩。防治方法是经常保持池水清新。发现此病时更换池水,就能痊愈。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发布必看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豫ICP备2021020263号-1